您所在位置: 华体会手机版> 精彩华体会手机版> 学院新闻

华体会(中国)“金课观摩”活动顺利举行

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,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,5月15日上午,我院在知行楼举办了公开示范课“金课观摩”活动,此次“金课”由我院王友胜教授进行《苏轼研究》课程示范教学。2021级汉语言文学一、二班学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

0fa2243c86fe41e1a82114bdebffa2f5.png


王友胜教授以苏轼的生平入手,回顾了苏轼的人生轨迹,这位文学巨匠的一生,经历了两次跌宕起伏的“在朝—外任—贬居”。元佑年间,苏轼在朝为官,达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,但文学创作却略显匮乏。然而,在两次贬谪期间,苏轼的文学创作却迎来了丰收期,贬谪黄州更是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。王教授认为苏轼晚年的《自题金山画像》中的诗句“身似已灰之木,心如不系之舟。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”,不仅是自嘲,更体现了苏轼的自傲与豁达。


王友胜教授深入剖析了苏轼的思想体系,尤其是其文艺思想。苏轼在儒、释、道三家思想中博采众长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:他奉儒而不迂执,谈禅而不佞佛,好道而不厌世。王教授用幽默风趣而不失严谨的学术语言,生动地阐述了苏轼的文艺主张。苏轼的文艺主张可归纳为六个方面:观察论、构思论、传达论、鉴赏论、批评论、诗画论。这堂课主要讲解苏轼的观察论和构思论,其中观察论可以概括为“神与万物交”“静故了群动”“不能不为之为工”“得意思所在""得之于象外"五个方面,而构思论则强调"空故纳万境""其身与竹化""无意于佳乃佳""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""胸有成竹",展现出苏轼深邃的文艺理念。


a62f167da45b44408ee96e25ae695747.png


王友胜教授的示范课,以其丰富的学术内容和生动的讲授方式,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。本次示范课的成功举行,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,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,对打造优质课堂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。


文/邹佳妮

图/黄欣怡

 一审:官其玲

二审:李康澄

 三审:曾志东